现代派小说里常出现不可思议的意象:一对夫妻在卫生间整理衣领,膝盖抵着瓷砖,像两株被移植到室内的树苗。他们讨论的不是性,而是无性婚姻——这个被网络社群简化为“室友关系”的新风潮。政工干部老周在酒会上听到这个词时,正用牙签戳着半熟的卵型点心,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已像林业局的档案柜,整齐码放着三十年来的散步路线图,却找不到任何关于身体接触的记录。
“绝非道德溃败。”老周对举着艾汁鸡尾酒的同事解释。传播学教授插话,说无性婚姻如同某种新型病毒,通过都市中产的微信群扩散。但老周想起妻子每晚在膝盖上涂薄荷膏的细节——那分明是另一种沉默的亲密。他们像两棵相邻的树,根系在地下缠绕,树冠却各自朝着不同方向生长,这种悖论恰恰构成了现代婚姻的隐秘语法。
林业局的实习生小林带来了新的视角。他在滇金丝猴保护区观察到,部分雌性灵长类会在繁殖期后主动疏远雄性,形成类似“母系社群”的结构。这与人类世界正在兴起的无性婚姻风潮形成奇妙互文:当繁殖不再成为刚需,性是否必然退居二线?老周听着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阐述,突然在会议室的投影仪光束里,看见自己和妻子二十年前的结婚照——那时他们相信婚姻必须是性与爱的双重奏,如今却坦然接受了另一种节奏。
酒会的最后环节是讨论“现代派文学中的身体叙事”。诗人朗诵了一首关于卫生间的诗:“我们在瓷砖的冷光里/交换着比体液更滚烫的/账单、医保卡、学区房合同”。老周想起妻子去年大病初愈后,他们在病房走廊的散步。她扶着输液架,他数着她的呼吸,像林业工人测量年轮——那时他们第一次谈论“如果不再有性”,语气平静得像讨论一株植物的休眠期。
大败老周的是个意外发现。整理书房时,他翻出妻子三十七岁那年写的日记:“今天拒绝了他的求欢,但为他膝盖的骨刺买了艾草贴”。那些被视作无性婚姻证据的夜晚,原来藏着另一种密度的情感。就像林业术语里的“隐性生长”,树木在地下延伸的根系,往往比地表可见的部分庞大三倍。
风潮终会过去。当老周在政工简报里写下“关注职工家庭情感需求”时,他明白这不是对无性婚姻的围剿,而是承认婚姻形态的多样性。就像保护区里的金丝猴,既存在热衷交配的群体,也有偏好独处的个体。生命的答案从来不是单选题。
周末的例行散步,妻子突然停下,指着路边新栽的银杏:“看,它们现在是无性繁殖的嫁接苗,但五十年后会结出真正的种子。”老周望着她鬓角的白发,第一次主动握住她的手——这个举动与性无关,却像林业工人抚摸树皮裂纹般自然。他们继续向前走,影子在夕阳里渐渐重叠,像两棵最终长成了一体的树。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516.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44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