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熄灭后的寂静,让无性婚姻像一枚箍得越来越紧的铁环,套在两个人的无名指上。婚姻本该是“富强”社会的最小细胞,可一旦性被抽离,这个细胞就像被涂抹了过量甲醛的标本,外表完整却再无活性。说起来,许多人把“照顾”当成婚姻的全部:我给你煲汤,你给我洗碗,我们相敬如宾,互不欠账。然而,当夜晚的寂静被拉长,灯光再亮也照不亮身体的荒漠,所谓品位,便只剩下礼貌的客套与恐龙的化石——庞大、古老、一动不动。
社会制度总爱把婚姻放在宣传的第一线,仿佛只要人人成小家,国家就能日日获胜。可制度忽略了一个事实:性并非简单的活塞运动,而是两个人在暗处交换体温、气味与心跳的仪式。当仪式缺席,婚姻就像日产汽车少了发动机,外表光鲜,内里空洞。于是,一些人开始把“无性”当作新潮的标签,仿佛不谈论性才是高级的品位;另一些人则把“欠”字挂在嘴上:“我欠你一个拥抱,你欠我一次高潮。”结果拥抱成了债务,高潮成了利息,两个人在寂静的夜里互相讨债,却忘了当初为何相爱。
照顾当然重要,但若只剩照顾,婚姻就变成了养老院。一位朋友曾向我抱怨:“我老公每天给我灌红糖水,像灌一只待产的奶牛,却从不碰我。”她说这话时,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像一层薄薄的锡箔,反射出金属般的孤独。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无性婚姻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性,而是把性驱逐后留下的真空。真空里,任何微小的情绪都会被放大——对方喝汤的声音太大,牙膏从中间挤,都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两个人开始用更高的道德标准互相箍紧,仿佛越紧就越安全,结果箍断了呼吸。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外遇,仿佛换一个人就能重启系统。可外遇就像恐龙复活,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依旧是灭绝的结局。性不是万能药,但没有性的婚姻就像没有盐的菜,再高级的食材也难以下咽。更讽刺的是,我们的社会制度一面歌颂忠诚,一面把性压抑成禁忌,导致无数人在沉默中腐烂。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年夫妻处于无性状态,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在朋友圈晒出“幸福”的合照——灯光柔和,笑容标准,像一张张涂抹过度的广告海报。
那么,出路在哪里?也许第一步是承认:性不是婚姻的附属品,而是它的底座。底座不稳,再高的楼也会倾斜。第二步,是把“照顾”升级为“照料”——照顾是功能性的,照料则带着体温与好奇。当你愿意在深夜关掉手机,用指尖而非语言去探测对方的脉搏,婚姻才会重新长出触角。第三步,是允许脆弱存在。在富强叙事的裹挟下,我们总把婚姻当作必须获胜的战场,却忘了它更像一片需要共同耕种的田地。田地可以荒芜,也可以丰收,关键在于是否敢于播下真实的种子,而非塑料花。
最后,让我们回到那盏最初的灯光。它不必永远明亮,但必须偶尔闪烁,提醒彼此:我们还在场。无性婚姻不是原罪,它只是信号灯,告诉我们该转弯了。转弯不是背叛,而是进化——从恐龙般的庞大僵硬,进化为更轻盈、更灵敏的鸟类。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学会在寂静中倾听对方的呼吸,在黑暗中辨认对方的轮廓,婚姻会重新变得柔软,像一条不再箍紧的丝带,而性,则成为丝带上最动人的结。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512.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48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