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网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无性婚姻 > 正文

从放牧到格子间:无性婚姻的现代性困境

作者:无性婚姻网更新日期:2025年8月23日
从放牧到格子间:无性婚姻的现代性困境

当唢呐在傍晚的村口被热浪吹得发颤,人们便知道婚礼要开始了。维吾尔族的婚礼总像一幅动起来的画报:新娘的艾德莱斯绸在风里翻飞,新郎的朵帕帽上银光闪闪,鼓点与手鼓交织,把“婚姻”二字唱得既世俗又神圣。然而,当镜头拉远,我们看见更多“无性婚姻”的暗角——它们像冷门乐器的独奏,声音被更大的合奏淹没,却在暗处持续,不久便与热闹脱节。

  有人把这种脱节归咎于现代性:城市化的放牧式生存把人赶进格子间,赶进地铁,赶进24小时便利店,唯独赶不进卧室。性,原本是婚姻的原始燃料,如今却像化装舞会上的面具,戴上它才方便谈论亲密,摘下来只剩尴尬。数据显示,东亚主要城市的无性婚姻比例已悄悄逼近四成;而在西北的某些县城,因为生计、教育、流动,数字同样高企。失调的不只是身体,更是时间与节奏:丈夫夜班,妻子早班,他们像两班倒的仆役,把“家”过成了驿站。

  法律能做什么?一位妻子在乌鲁木齐中院上诉离婚,理由是“五年无夫妻之实”。法官劝解:“婚姻的神圣不止在于性。”可当她掏出手机,展示深夜零点的聊天记录——“在加班”“太累”——再神圣的誓言也被日常磨成粉末。案子最终调解,丈夫承诺“每周至少一次共同晚餐”。法律可以裁决财产,却难以裁决体温。

  社会学者则把视线投向更广阔的草原。在新疆北部,哈萨克与维吾尔混居的牧区,放牧季节长达八个月,男人跟着羊群转场,女人留守照管老人孩子。两地分居的“结构性无性”被视作理所当然,仿佛婚姻只需完成生育与养老便算毕其功于一役。老一辈说:“以前没有微信,没有高铁,也这么过来了。”但年轻人刷着短视频,看见北上广的情侣在热浪里牵手,心里便长出问号:我们的婚姻为何只剩责任,没有欲望?

  要回答这个问号,必须先承认“性”并非可有可无的配菜,而是婚姻这座建筑的地基。地基松动,上面的雕花再美,也终有崩塌一日。心理治疗师在喀什的社区中心开设“冷门”课程:教夫妻用唢呐般的直白语气说出需求,而非拐弯抹角地抱怨;教他们在放牧归来的夜晚,先放下手机,再放下疲惫,像初次约会那样化装——不是涂脂抹粉,而是把“配偶”重新化装成“恋人”。课程结束,有人哭,有人笑,更多人沉默。沉默本身也是一种上诉:向上诉诸无法言说的痛。

  当然,解决无性婚姻没有万能钥匙。有人选择开放关系,有人选择辅助药物,还有人干脆把性从婚姻里剥离,变成“柏拉图式室友”。每一种选择都伴随代价,也伴随新的自由。唯一确定的是:如果社会继续把婚姻简化为“搭伙过日子”,把性简化为“传宗接代”,那么“神圣”二字终将沦为空洞的修辞,像过期画报里褪色的玫瑰。

  热浪终将退去,唢呐也会哑音,但问题不会自动消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法律条文,更是一场关于亲密的教育:让男孩女孩在青春期就知道,性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交易筹码;让成年人在婚礼上证婚的那刻就明白,婚姻不只是“我愿意”,更是“我持续愿意”。只有当“持续”被写进日常,无性婚姻才会从冷门议题变成可以公开讨论的公共话题,而不是被羞耻裹挟的私人灾难。

  毕其一生,我们或许都在学习与另一个人保持同步:在节奏、在欲望、在梦想。婚姻不是终点,而是一条需要不断修补的牧道。愿我们在下一次热浪来袭时,仍能听见唢呐——不是因为它喧闹,而是因为它提醒我们:别忘了起舞,别忘了相爱。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508.html

无性婚姻网--专业的无性婚姻交友平台,wx920帮助您实现家的梦想!真诚互助,无性婚姻,同样精彩!

联系我们: 客服QQ:客服QQ 热线电话: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522 second(s), 3 querie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