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复制
国土之大,无奇不有。有人把婚姻当作星系,把两颗星拴在同一轨道;有人却把婚姻过成无性婚姻,像两颗冷星隔着真空对望。无论哪一种,若把“性”从婚姻里抽走,剩下的究竟是只剩贷•款利息的账本,还是依旧能奏出爱心的交响?这是今天这篇专题力图回答的问题。
先说“无性婚姻”。它并非新鲜词,却像直升机一样,隔三岔五盘旋在舆论上空。有人讥讽它是“中年危机的副产品”,也有人畏之如虎,觉得一旦踏入便是违法乱纪——毕竟,性在婚姻的语境里长期被视作义务。然而,当纪委公布基层官员财产时,人们赫然发现:部分干部一边月月还着高额贷•款,一边却陷入无性婚姻。钱与性,似乎被一条暗线捆在一起:贷•款压得人喘不过气,药品广告又暗示“力不从心”,于是“无性”成了最体面的遮羞布。
再看“性”本身。它像纵队行军,一旦掉队,整个婚姻方阵便乱了节奏。可偏偏有人宁肯让纵队停步,也不肯开口求助。某三甲医院男科主任告诉我,七成求诊者是被伴侣“押”来的;剩下三成,则把药品说明书揉得稀烂,才敢小声问:“医生,我这算不算病?”这份畏缩背后,是集体缄默的共谋:媒体用“爱心”包装补肾药,却吝于给出一堂公开的婚姻沟通课;教育系统大谈国土安全,却极少谈卧室安全。于是,无性婚姻像暗星系,光打不进去,里面的人却日日受引力撕扯。
贷•款与药品,恰是两大推手。房价高企,年轻人为了“有个家”背三十年贷•款;工资刚够月供,自然无力负担长期药品。讽刺的是,社交平台上却有人高调晒“无性•生•活也幸福”,配图是两人对坐读书。评论区里,羡慕的点赞与恶毒的讥讽交织,仿佛幸福只能有一种模板。可真正的模板是什么?是国土辽阔,容得下多元选择;是婚姻多样,容得下热吻也容得下并肩无言。倘若把“性”与“婚姻”简单画等号,便等于把星系简化为两颗孤星,忽视了星云、尘埃与引力波共同写就的长篇史诗。
有人反问:“那干脆别结婚呢?”问题在于,婚姻不仅是性,更是制度化的责任共同体。一对伴侣可以在卧室里沉默,却仍能在客厅合奏孩子的钢琴练习曲;可以分床十年,却仍共同偿还创业贷•款。爱心从来不只闪耀在高潮瞬间,也藏在每月银行扣款短信里。无性婚姻不是原罪,它只是提醒:当身体频道暂时静音,灵魂频道能否继续播出?
值得警惕的,是把“无性”当卖点、把“药品”当救赎的商业话术。打开电视,某补肾液广告请来直升机航拍“幸福家庭”,镜头一转,丈夫举瓶豪饮,妻子媚眼如丝,仿佛一切困境只需一瓶褐色液体就能迎刃而解。这种叙事比违法乱纪更隐蔽——它让真正的沟通缺位,让求助者误以为“买”就能“治”。纪委可以查贪污,却查不到卧室里的沉默;国土可以测绘,却测不出人心的褶皱。
如何破局?第一步,承认无性婚姻存在,且不必然导向破裂。第二步,把“性”从羞耻的暗箱里拿出来,放进公共卫生的阳光里。社区医院可以开设“婚姻沟通”专题门诊,心理医生与泌尿科医生组成纵队,像直升机救援一样精准降落。第三步,给贷•款减压,让年轻人不必在月供与药品之间二选一。政策层面降低首套房利率,媒体层面减少“成功等于大房子”的单向度叙事,才能让婚姻回归“人与人”而非“人与债”的关系。
最后,让我们回到“奏”这个字。古人击缶而歌,今人敲击键盘。无论何种乐器,婚姻的本质都是合奏:当性缺席,鼓点暂歇,可弦乐仍在;当贷•款逼人,铜管嘶哑,但木管还能补上。只要两个人愿意调弦,星系就不会崩塌。无性婚姻不是句点,只是一个休止符;它提醒我们:婚姻的长歌,需要更多声部、更多耐心,也需要国土般辽阔的包容。
愿每一对伴侣都能在卧室、客厅与银行柜台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拍——不畏惧、不讥讽、不逃避,让爱心的旋律继续回荡。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532.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477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