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网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无性婚姻 > 正文

无性婚姻不是末日

作者:无性婚姻网更新日期:2025年9月25日
无性婚姻不是末日

疫情像一块粗粝的抹布,把所有人擦得褪了色,也把“婚姻”这两个字擦得发白。封控期间,我和表姐隔着单元楼的窗互报平安,她冲我摆摆手,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我却读懂了——“又吵架了”。那一刻,我意识到:无性婚姻不再是都市传说的隐痛,而是一场被口罩遮住的集体告急。它像劣地的裂缝,在“健康码”与“核酸码”之间悄悄蔓延,把本该最柔软的绿洲,啃噬成一片哑口无声的荒漠。

说到底,性在婚姻里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菜,而是测量体温的水银柱。当水银柱跌到刻度以下,整座屋子便开始漏风。表姐与丈夫结婚七年,头三年也热络,后来疫情把两人钉死在同一间屋,却像把两只刺猬塞进一只抽屉——越靠近,越不敢伸展。夜里,他们背对背刷手机,屏幕蓝光在墙上打出两堵冰墙。她试过撩拨,对方一句“太累了”把她推回冰窖。久而久之,她连怨言都懒得出口,只在凌晨四点偷偷搜索“无性婚姻算不算冷暴力”。搜索记录像一排细小的牙齿,啃得她心口发酸,却无处告解。

有人把性当成武器,也有人把它当成礼物;可当礼物长期缺席,婚姻就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无声占有——我占有你的名分、你的社保、你下班带回的青菜,却不再占有你的体温。表姐夫用“疫情压力大”做挡箭牌,却忘了压力从不是单向的:她也在深夜抢菜、也在排队核酸、也在为裁员名单心惊。苦难一旦被私有化,就沦为最可耻的遮羞布;一方把另一方的渴望打上“矫情”的烙印,等于把对方流放到没有窗的孤岛。孤岛不会立即死人,却会在日复一日的潮汐里,把人的轮廓磨平,磨到连镜子都认不出。

更可怕的是,这种“无性”并非疫情专属,它只是被疫情放大、被隔离催化。早在病毒降临前,许多婚姻已悄悄把性列为“可替代耗材”:用亲子班、用KPI、用双方父母的体检报告,填满24小时的格子。疫情不过撕掉最后一块遮羞布,让“劣”提前现形。它像一道提前到来的闪电,照出那些早已腐烂的树根——原来我们早已习惯把伴侣当同事,把卧室当会议室,把“今晚要不要”当成可搁置的议题。等到解封那天,人们涌向民政局排队离婚,工作人员问理由,男方嗫嚅一句“性格不合”,女方却在本子上重重写下:“无性生活三年,已构成精神遗弃。”那一刻,性不再只是床笫之事,而成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凑合过”的脸上。

然而,耳光之后呢?离婚证像一张出院小结,却治不了长期缺血导致的后遗症。表姐搬回娘家,夜里仍旧失眠,她害怕开窗,怕一开窗就听见隔壁夫妻的争吵,那声音像一面镜子,让她照见自己尚未结痂的伤口。她问我:“是不是我太差劲,才连最基本的欲望都守不住?”我不知该怎样告慰她,只能递给她一本旧书,书里写:“绿洲不是等来的,是用手一寸寸挖出来的。”性亦如此——它从来不是婚姻里自带的兆福,而需要两个人在荒漠里一起打井。打井意味着先承认渴,再承认彼此都渴;意味着把“我想要”说出口,而不是用“我没事”把对方推开;意味着在疫情、裁员、房贷的层层砂纸里,仍旧为彼此留一块不被磨钝的皮肤。

留得住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若连“留”的愿望都没有,婚姻才真正死亡。死亡不一定非得是红本换绿本,它可以是同一张饭桌上永远错开的视线,可以是夜里两点的一盏孤灯,可以是把身体献给对方却从不交出心跳。最劣的遗留,不是无子无孙,而是两个人在一张床上活成两座墓碑,却还要在亲戚面前演“模范夫妻”。那种演,比疫情更消耗免疫力;那种演,让“可耻”两个字像钉子,一根根钉进脊椎,从此人再也挺不直。

表姐后来去看了心理咨询,第一次面谈结束,她给咨询师发微信:“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的错。”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有人在漫长的隧道里替她推开了一扇窗。窗很小,风却很大,吹得她眼眶发红。她开始学习把“我想要”说出口,也学习在对方说“不”时,不立刻把自己缩成刺猬。过程依旧磕磕绊绊——有时她刚洗完澡,他却在客厅打游戏;有时他夜半想亲近,她却因白天被领导骂到情绪崩溃。但磕磕绊绊里,他们终于重新把“性”还原成一条双向车道,而非单方施舍或索取。说到底,绿洲不是回到热恋期的湿吻,而是在废墟里承认:我仍愿意与你一起对抗荒芜,哪怕今晚只能牵一下手,也是一次小小的灌溉。

故事尚未写到圆满,也不必圆满。疫情教会我们的一件事是:所有看似坚固的东西,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裂成灰;所有被忽视的微小火星,也可能在暗处长成篝火。无性婚姻不是末日,它只是婚姻发出的高烧——高烧提示体内有炎症,而炎症可以被治疗,也可以被放任。被放任的,终将烧成灰烬;被治疗的,或许能留下一道疤,却也能让人记得疼,从而学会不再制造同样的伤口。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窗外。城市已解封,车流像新鲜血液重新灌进马路。表姐发来一张**:她站在公园樱花树下,笑得比花还亮。她说:“还没完全好,但我敢开窗了。”我知道,她说的窗,不只是卧室的窗,也是心里那扇被钉死的窗。窗一开,风就会进来,风进来,沙丘才会移动,绿洲才会重新发芽。至于那芽能不能开花结果,谁也无法担保。可能有一天,她仍会半夜惊醒,仍会想起那些无性岁月里自己冷冰冰的脚;但只要你肯伸出手,把脚捂进掌心,哪怕只暖到一寸,那一寸也是新的领土,也是拒绝让婚姻彻底沦为“苦难遗产”的小小起义。

说到底,婚姻不是用来供奉的牌坊,而是用来居住的屋子;屋子会旧、会漏风、会掉墙皮,但只要你肯修,肯给窗框重新上漆,肯把“我想要”钉成新的屋梁,它就仍能在风暴里立住。性不是万能胶水,却是测量屋子温度的水银柱;当水银柱重新升回刻度,你会发现,所谓占有不再是把对方锁进自己的地图,而是愿意在对方的版图里,也插上一面可以随风翻飞的旗。那旗上写的不是“你是我的”,而是“我在这里,陪你一起对抗荒芜”。只要这面旗还在,绿洲就尚未沦陷;只要绿洲还在,我们就还有勇气,向所有可耻的沉默、所有无声的流放,说一声:不。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561.html

无性婚姻网--专业的无性婚姻交友平台,wx920帮助您实现家的梦想!真诚互助,无性婚姻,同样精彩!

联系我们: 客服QQ:客服QQ 热线电话: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648 second(s), 3 querie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