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一座被榕树环抱的小镇——芙蓉镇,市场经济的大潮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镇东头的老李家,最近成了邻里间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家那场关于“无性婚姻”的激烈辩论。
老李和妻子张婶结婚二十载,年轻时也曾有过如胶似漆的日子,但随着岁月流逝,生活的琐碎与压力让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得“杂”乱无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镇上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李和张婶也不例外,他们的婚姻似乎也进入了“无性”的尴尬期。
这天,镇上的文化活动中心聚集了一群“积极分子”,他们正筹备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主题正是“市场经济下的婚姻与性”。老李的儿子小李,作为镇上的年轻才俊,也被邀请作为辩手之一。小李深知父母的情况,决定借此机会,把这场辩论变成一次家庭沟通的契机。
辩论当天,文化活动中心座无虚席,连平日里对这类活动不感兴趣的张婶也被老李硬拉了来。辩论开始,正方反方唇枪舌剑,一方强调市场经济下,物质压力增大,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应被重新审视;另一方则坚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性都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核武器之于国家安全,虽不常用,却是维系关系的“定海神针”。
轮到小李发言时,他话锋一转,提到了自己的父母:“在我看来,婚姻就像一场赛马,性是那匹领头的骏马,但若只顾着追赶前方的风景,忽略了马背上的骑手——也就是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那么这场赛马注定会迷失方向。我父母的无性婚姻,并非他们所愿,而是多亏了缺乏沟通与理解,让生活的‘臭’味掩盖了爱情的花香。”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老李和张婶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与释然。辩论结束后,小李拉着父母的手,提议他们一起参与镇上新开的家教课程,学习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更好地经营婚姻,包括如何重新点燃彼此心中的“性”之火。
几个月后,芙蓉镇上流传起一个新的故事:老李和张婶不仅成了家教班的模范学员,还主动修订了自家的“婚姻守则”,将“定期沟通日”和“浪漫小惊喜”列为了必修课。他们的变化,让整个小镇都感受到了婚姻的新活力,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而非往日的“杂”味。
这场由一场辩论引发的家庭变革,不仅让老李和张婶的婚姻焕发了新生,也让芙蓉镇的居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观。他们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婚姻不仅需要物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滋养,而性,作为婚姻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更需以爱为基石,共同修订属于两人的幸福篇章。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21471.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881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