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在于互相尊重

文章分类: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21  阅读: 158
相处在于互相尊重

社交技能,可以让你缓解一点跨圈交集的尴尬,但是社交技能也是要不断练习的,如果因为怕尴尬而不去社交,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非常开心,也是非常棒的生活模式,当然如果你点开这个问题,一定是遇到了一点点社交问题。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你带去一点点思考。

做学生时,面对不同圈子的人可以爽快地选择“不去挤”,但是工作后很多场合,很多跨圈交集,工作的应酬你是逃避不了的,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个话题。

我出国之前做了两份工作,都是需要与不同圈子来往的,一份是杭州的英语导游,一份是上海的对外汉语老师。尽管要与来自完全不同的圈子交往,照样有黑白通吃的“原则”,做好六步,摆脱跨圈交集的尴尬。

第一步:改变

顾佳为了圈子,迎合改变的例子是夸张了,但是生活中与不同圈子相处的事儿,还是避免不了,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聚会上哑口无言,如坐针毡看着手表,那种尴尬的时刻,我们都经历过。

其实看到“不同圈子”,我立马联想到我专科的宿舍。

当年高考,跨省高复,高考严重失利。专科舍友说,自己高考前还在和同学打牌。大学6人间的女生宿舍,有拿着贫困奖学金去堕胎的,有怪脾气很抠门的室友,有很直很倔的富家女。每一个人要的未来都不一样,却被强硬的挤在一个小小的宿舍里。

大学第一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室友关系。后为了避免与闲来无事找事的舍友闹矛盾,我就去泡图书馆,泡到最后闭馆才回寝室。回到寝室五个人对着电脑屏幕忘我嘻嘻笑时,我总觉得自己又远离了这个圈子一步。

我理解年轻人那种“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自傲,后来我去了本科院校,没有那么努力了,周末都在兼职,回到本科院校的寝室,其他三个室友都在看书学习。我就用我兼职挣的钱,买很多的水果零食,发给我的室友,问作业和她们看的书。

现在想来,不过是圈子不同,志向不同而已。最后总结:心中有爱好的人,会静下来看书学习的人,不会闲来挑刺。如果你是学生,遇到了不是一个圈子同学的情况,请努力改变你的圈子吧。

第二步:事先做好调研

英语导游和对外汉语工作,都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与学生。两份工作的准备工作,都有一步,做好调研工作。客人是来自哪里的,几个人,年龄,学习或旅游目的等等。

比如穆斯林背景的中东国家客人,那一定要提前找好穆斯林餐厅,讲解导游词时要注意宗教,如果是话痨热情的美国客人们,那么轻松一点,做朋友就好了;但是如果是来自欧洲上了年纪的客人,那么就要认真准备导游词了;如果是来自非洲的客人,就不太需要讲解,找好车载音乐,他们会在车上热情跳起舞的人,酷爱拍照,耐心一点也不会出错……

之前遇到过老导游被客人投诉换下来的经历,因为客人是来自丹麦的夫妻,他们收养了一对儿中国女孩,这次是带孩子们回访孤儿院。

首先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我还特意给老导游打了电话,询问了客人的具体情况,做了很多很功课,百度百科了丹麦这个国家,上团之后从丹麦美女童话开始聊,跟两个小女孩玩,他们这次旅行其实根本不需要多深刻的导游词讲解,只是需要一个随同翻译,最后发现这对夫妻很好啊,还请我吃了晚饭,给了小费,小费的信封上两个小姑娘画了可爱的画儿。

这份工作,让我接触了各色的人,如果你真的想和一些群体做朋友,需要前期的一些调研工作,随着年岁增长和阅历的积累,你遇到的人多了,也就不用这一步了。小建议,当你跟不同圈子相处时,如果对方有孩子,拿下孩子们的心,把孩子们哄开心了,父母基本上对你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了。

第三步:参与其中

都说挤不进的圈子不要硬挤,但是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换一个圈子了呢?

上周三下课后,我去参加意大利同学米莲的聚会,到了之后发现是一个废弃的工厂,很有艺术感。到场的人,是一个全新的圈子。两个瑜伽爱好者,一个德国妈妈带着上自由学校的13岁女儿,一个波兰的妈妈带着2岁的女儿,米莲的男友是开着一辆巴士的嬉皮士。

这次聚会很开心,主要原因是因为聚会时的热身做得很好。瑜伽爱好者的邀请我也来尝试一下,抱着不扫兴参与其中的原则,我也做了三人瑜伽。自己站在米莲的背上身上,她的胯部被在最底下的瑜伽教练的脚撑着,这张照片惊艳了我的朋友圈。13岁的德国女孩,在我怂恿下,也开始一起玩瑜伽,她妈妈在一旁开心地拍照。

那天的聚会,每一个人和我都能聊上几句,13岁的德国女孩学了5年的中国功夫,意大利朋友被我蹩脚的意大利语逗得嘎嘎乐。波兰妈妈也来中国留过学,当我问她闺女叫什么,她说了一句中文:“你叫什么”,吓得我当场跳脚。

面对不同圈子相处的尴尬,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得是一个稍微有意思的人。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有意思的人?

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在面对不同圈子的人,不畏惧地碰杯聊天啊!

第四步:微笑着倾听

真正的倾听,是不抱着倾诉为目的的。我倾听的目的,不过出于学习,学习他人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在倾听中,如何避免生活中因为阅历有限的“人生陷阱”。这一条也可以面对与不同圈子的亲戚社交。

第二份对外汉语老师工作,接触的人就更不是一个圈子的了。有陆家嘴金融圈的英法黄金单身汉,亚马逊旗下的中国区美国电商老板,俄罗斯的模特,以及暴脾气的乌克兰篮球教练们,法国暴脾气女工程师。其中美国电商老板,是我最难忘的学生。

他一个约年薪四百万人民币的人,依旧很接地气,中文说得贼溜,特别喜欢聊他的中国老婆和丈母娘。

我特别喜欢听他用中文讲故事,虽然我才是他的中文老师,但是他有很强的表达欲,之前的中文老师中规中矩地备课,教中国传统文学,他觉得没意思。他其实是我转行后第二个学生,但是我们特别搭。

因为他的收入,他的圈子明显和我不一样,但是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虽然我的工资不够他的零头,但是我们依旧在社交中做到不卑不亢。

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是可以写一本书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倾听,抛出一些问题,全程微笑。

抓住大多数人的倾诉欲,侧耳倾听,保持微笑,跨圈交集也就没那么尴尬了。做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你可以是有故事的诉说者,或者耐心点头微笑的倾听者。

第五步:互相尊重不同与文化包容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的观点。

工作中,我会遇到穆斯林客人也会遇到同性恋的学生,宗教,性取向,我是真的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选择,一开始会觉得新鲜,到后来觉得很正常。在德国有很多穆斯林和有色人种,很多国内的留学生,对这类圈子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或多或少还是有点“种族歧视”,这个我认为特别不可取。

如果有人因为我们的肤色和食物,有歧视,那么这样的圈子,你也可以提包走人,不必挤。

互相尊重,是交往的最基本原则,不同圈子文化差异会迸溅火花,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包容的心,那么火花会伤人伤己。

第六步:依旧改变,达到自洽

尽管做到前面五步,还是会尴尬,那么请回到第一条改变。但是这时的改变,不再是改变圈子,而是改变自我的“尴尬”。

你为什么会感到尴尬?是不是太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了?自己是否不够自信?

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到无措与懊恼,每一个人都挺忙的,如果你愿意社交,他们也不会逼着你敞开心扉。你在人群里,如果是一个足够自信的人,就算端着一杯饮料,看着不远处的人聊天,保持微笑,也是一种社交。

当你找到自我之后,你享受一个人的社交,同时在人群里,你与自我相处得自洽,会吸引来与你同样自如的人。这种自如,是需要时间以及与不同社交场合下,打磨出来的自信,这需要一些时日,目前的你不必“挤”不同的圈子,也不必“急”挤不进任何圈子。

当你自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圈子,那么跨圈尴尬这事儿也就自行消失了。

推荐会员

  • 离异 其他 5000~8000元 联系Ta

    清风

    40岁 176cm 连云港连云区
  • 未婚 工程师/技术员 5000~8000元 联系Ta

    你微笑时好美

    36岁 173cm 泸州江阳区
  • 未婚 水电工 3000~5000元 联系Ta

    健康幸福快乐

    41岁 180cm 天津河西区
  • 离异 私营业主 5000~8000元 联系Ta

    zb1986zc

    37岁 180cm 淄博
  • 未婚 企业中层管理 8000~12000元 联系Ta

    *男M绿m绿夫

    31岁 182cm 广州天河区
  • 离异 高层管理 20万元以上 联系Ta

    鑫悦诚福

    37岁 166cm 石家庄
  • 未婚 文员/秘书 5000~8000元 联系Ta

    yvette

    33岁 160cm 南京
  • 离异 退休 3000~5000元 联系Ta

    缘来牵手

    58岁 168cm
  • 无性婚姻网 版权所有©2005 桂ICP备17008383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23号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