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对等关系\";

文章分类: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29  阅读: 103
亲密关系中的\";对等关系\";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就是你拼命想做好一件事,结果往往会把这件事搞砸。

比如小时候考试特别想考100分,结果因为过于紧张发挥失常,只考了70分。

现在长大了,知道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用力过猛"和"过犹不及"来解释,但是我发现很多人一到了感情上,就特别容易忽略这个道理。

最近我就收到一条私信,对方问我:

"分手后我是真的很想挽回他,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可是为什么他对我越来越反感?"

怎么说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特别简单,就是因为你太努力了、你太想挽回了!

一个人,当她把所有的精神力和意志力都放在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这个时候,事态发展的主体就不再是你聚焦的那件事或者那个人,主体就已经变成了你自己。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你想学做饭,特别想学,然后你疯狂的研究食谱,尝试各种各样的调味比例,结果最终还是做不出美味的料理,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你会认为是食谱有误吗?

绝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想吧,一般情况下人会有两种反应:

▲ 我果然还是不适合做饭这件事情!

▲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却做不到?

这两种反应其实都是把"我"作为了主体。

第一类是强调"我"的特殊性,不是我做的不好,而是厨艺与我不适配。

第二类则是上升到"我"和"他人"的比较,厨艺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他能我不能"变成了刻意强调的认知。

这种思维认知一旦被代入到亲密关系中,大家知道最容易变成什么吗?

就是你变成了亲密关系中的"讨好者"。

我们两个人谈恋爱,我为了维持这段亲密关系,所以就要对你好。

对你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不拒绝你的任何要求;

我也不会向你提任何要求;

不去做任何我认为会伤害你的事情;

在任何时候都尽量避免与你产生冲突;

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

看明白了吗?

在这段感情中,你的每一个处事方式和应对方法,看似都是为了讨好对方,但实际上你根本就忽略了对方最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你忽略了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你这份"讨好"。

表面上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系这段亲密关系,主体是你和他的这段关系,但实际上在你的潜意识中,主体早就被偷换了概念,已经变成了你自己。

你认为这段关系的发展进度完全取决于你的付出程度。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或者假如你自己有这个倾向的话,你也可以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

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

你是不是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已经为你做了这么多了,我已经把我能给的都给你了,你为什么还要跟我分手?"

你是不是也存在着困惑:

"我已经想尽办法去挽回了,你为什么还是这么绝情,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厌恶我?"

现在我就可以回答你的疑问,这很简单,因为你"讨好"这个行为背后的主体从来就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

你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持这段关系,所以你是"不得不"讨好对方。

这里边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清楚:

一个是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付出。

另一个是我需要你爱我,所以我不得不对你付出。

委托者故事:

我之前就遇到过这么一位女士(暂且称呼她为王女士),她跟丈夫恋爱两年,结婚一年,没有孩子。

她一直都是外人眼中的"好女友、好妻子",温柔、贤惠、能干,就连公婆提起自己的儿媳妇来,也是赞不绝口,甚至平常两口子出去跟朋友吃饭的时候,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媳妇儿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但是就是这么"听话"的一个女人,结婚一年后,丈夫跟她提出了离婚。

一开始她也百思不得其解,道歉、追问缘由、联合亲朋友好友给丈夫施压等等,这些事她都做过了,本来以为对方只是一时猪油蒙心昏了头,没想到丈夫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离,而且她越挽回、对方态度就越冷漠。

其实当时我在跟王女士沟通的过程中,隐隐就对这件事情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后来我又跟她深入聊了一些关于她的家庭、人际交往、曾经的婚姻状态等等吧,也证实了我的直觉,就是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的人。

所有讨好型人格的底层思维逻辑,实际上都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并且这两个层次是呈递进关系的。

第一层:我本质上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所以我不配得到爱,我想得到爱,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付出去补偿对方。

这个逻辑思维通常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开始,就被他的原生家庭深深植入到头脑中了。

就像来找我咨询的王女士一样,她的原生家庭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是双职工,她还有一个比她小四岁的弟弟,从小她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

"你比弟弟大,你要照顾他,你多照顾他一点,爸爸妈妈也会像爱弟弟一样去爱你""你是姐姐,你不能提太多要求,这样你才是个值得让爸爸妈妈爱的好孩子""你长大后赚了钱也要帮助弟弟,因为爱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所以她从小形成的关于亲密关系的一种认知就是爱=无条件付出,我这个人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我想获得家人的爱、父母的爱,我就得去付出、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换取他们对我的爱。

这个意识折射到她和丈夫的婚姻中就变成了:

"你之所以选择跟我在一起,一定是你觉得我能满足你的需求,而我想要我们的婚姻关系存续,我就必须要不停的、无止境的去付出、去满足你的需求,哪怕实际上我不是那么想要付出,但是为了获得爱,我不得不这么做"。

但是在这里我必须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亲密关系实际上就像一条百米赛道,你在a端,你的伴侣在赛道的另一端b端,你们两个人最快相遇的方式,就是你们俩各走50米,一半一半,这样你们就会用最短的时间在赛道的中间遇到彼此。

但是你现在要走70米、80米,甚至你想一个人走完这100米,浪费时间不说,你让对方原本做好了要走50米的预期往哪放?

他本来应该往前走,但是你跟他说不用,我来走,那他没办法,他只能开始往后退,去凑够自己原本想走的50米。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越讨好、对方反而越想要逃离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亲密关系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你不可能也做不到一个人全权主宰。

第二层:我已经付出了我能够付出的所有,为什么你不能给予我同等的回馈?

"讨好型人格"的人,最常让大家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无私"

他们看上去好像无欲无求,就是单纯的想对一个人好,单纯的拥有"奉献精神"

但是我要说的是,在亲密关系中,绝对不存在所谓的真正的"无所求",每个人其实本质上都是"有所求",只是求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因为"利己"是人的天性,是一种生理本能和欲望

就像人死之前,无论是自杀还是谋杀,都会爆发一股非常强烈的垂死挣扎的力量,这个力量其实就是"利己"的生理本能,即你的身体会释放出"不想被伤害"的讯号。

这种天性即使你刻意回避,但它依然存在。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的本能,其实就是用一种"无私"的行为表现,去达到自己"有私"的最终目的。

所有这一类的人,注意我是说所有,当他们从第一层的意识形态进化到第二层的时候,都会变成亲密关系中的"索取者",即我已经付出了够多了,现在换你来为我付出了。

这就是为什么看似王女士的婚姻无比和谐,但丈夫却毅然选择离婚的原因。

因为在婚后的生活中,她在不断的暗示或者释放这种"索取"的信息,并且已经给丈夫带来了非常大的精神压力。

比如:

"我都已经做了那么多家务了,你就帮忙洗个碗不行吗?"

"我对你已经够好了吧,你怎么不知道体谅体谅我?"

"我脾气够好了吧,你能不能别老惹我生气?"

"我付出的已经够多了吧,你还想让我怎么样?"……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当事人来说,我已经百分百付出了,现在是我收取回报的时候了

而对于他们的伴侣来说,一开始我也没要求你付出这些,那么现在你又凭什么要求我为你付出?

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就在于此。

那么针对"讨好型人格"造成的亲密关系破裂,修复需要注意哪几点?

1. 别把自己想的太高尚,你永远无法和人性对抗

每一枚硬币都有不可分割的两面,就像自卑的背后是自恋一样,所有的习惯性去讨好别人的人们,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别把自己想的太高尚。

我当时给王女士列了几个挽回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把它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 你的原生家庭真的像你想的那么幸福吗?

▲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真的认同父母从小给自己灌输的理念吗?

▲ 你现在有能力摆脱你的原生家庭了吗?(比如金钱、时间、精力、自主意识等等)

▲ 撕开假面,真正的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你想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婚姻和家庭?

▲ 你觉得你的上一段婚姻(恋情)真的是你想要的样子吗?

认真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你一定会发现一件事,就是你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无私、那么大无畏。

这也是我跟王女士讲的:承认自己的本性,是一个人跟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当你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你基本就从讨好型的第一层逻辑思维中走出来了,你就不会再有"我都这么努力挽回了为什么他还不愿意跟我和好"这种疑问了。

因为这个时候,你专注的点就不仅仅局限于"你"这个主体了,你会开始着眼于对方和你们的这段关系,这是整个挽回过程中的基础。

如果你无法在第一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你的挽回100%不会成功。

2. 别把对方想的太高尚,他没有义务去满足你对亲密关系的不合理幻想

无论你付出了什么、付出过多少,永远记住一点:对方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回报给你等价的付出,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你一厢情愿在做这件事情。

想明白这一点,你才能拥有我们经常说的亲密关系中的"对等关系"。

你没有亏欠对方,对方也没有亏欠你,在你们的亲密关系中,你们始终保持着一个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付出也好索取也罢,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情感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你对于对方的预期,搞清楚这个问题,能够让你在挽回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这个时候最常见的情感修复策略,用我们专业的话说,叫"合理化式撤退",即用一个合理化的理由缓解目前激烈的冲突,然后及时止损,暂时从冲突口上后退。

比如我当时就让王女士编辑了这样一条信息发给对方:

"这两天我想明白一件事,婚姻从来就不应该是我一个人想当然,况且事实上我确实没有我自己想象的那么伟大,我能理解你的压力从何而来了

(在情绪上安抚对方)

我也不会再继续给你施加压力了,你父母那边我已经开导好了,离婚的决定我尊重你,这是我最后一次听你的话了。

(向后退一步,给出对方空间)

只是我父母那边暂时还无法接受这个事情,所以如果他们联系你,麻烦你先松个口,帮我应付一下,老人年纪大了,我会尽快处理,夫妻一场,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请你帮忙了……

(用合理化留一个情感修复的契机口)

当时男方并没有拒绝王女士的请求,毕竟夫妻一场,感情基础还是有,况且涉及到家人问题,男性的责任心会促使他们答应类似的请求。

3. 自主意识的强烈展现,最大化去释放自我能量

前两年网络上不是一直流行一句话,叫什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么,听着有点矫情,但道理确实没错。

当你能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时候,对方是完全能够感知到你的能量变化的,他会不自觉地就被你的这种变化所吸引。

所以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什么研究对方的社交动态啊、探索对方的深层认知啊等等,这些事情都不应该作为亲密关系修复过程中的重点,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把你前几十年压抑的自己,释放出来。

哪怕这个真正的自己,跟你以前营造的亲密形象大相径庭,也没有关系。

就比如王女士之前在婚姻中一直扮演了小女人、贤妻良母的角色,可是跟丈夫分开的这段时间里,她迷上了机车,她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可是她又担心会破坏自己"乖乖女"的形象。

然后我就鼓励她不要怕,去学,然后把自己学习的过程不断的发到社交平台上。

结果发了差不多四五条动态的时候吧,前夫就突然给她发了条消息,说"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敢玩这么危险的东西啊"。

这个话题,最终也成为了他们复合的突破口。

我特别喜欢一个比喻,就是心理学家把"讨好型人格"的人比喻成洋葱,外表光鲜艳丽,其实内核什么都没有,看似对于经营爱情很有一套,实际上就是徒有其表。

所以很多人跟我说"挽回我尽力了""我真的已经做到最好了",我只能告诉你们,从一开始 你的方向就走错了。

就像百米赛跑,即使你跑出了9秒58的世界记录,但假如你一开始就进错了跑道,对不起,裁判依然会无情判定你的成绩无效,感情也是一样。

推荐会员

  • 未婚 其他 5000~8000元 联系Ta

    当幸福来敲门@zyh

    22岁 170cm 成都
  • 未婚 私营业主 3000~5000元 联系Ta

    晴天

    32岁 162cm 广州
  • 离异 市场/销售 8000~12000元 联系Ta

    远方清澈

    51岁 168cm 成都青羊区
  • 未婚 高层管理 2万元以上 联系Ta

    菲你不可

    33岁 165cm 石家庄长安区
  • 未婚 会计师 5000~8000元 联系Ta

    amandamx

    31岁 162cm 南京
  • 未婚 其他 8000~12000元 联系Ta

    待缘

    26岁 170cm 湖州吴兴区
  • 离异 3000~5000元 联系Ta

    Rose

    47岁 165cm 沈阳
  • 未婚 其他 8000~12000元 联系Ta

    繁华

    23岁 172cm 郑州新郑市
  • 无性婚姻网 版权所有©2005 桂ICP备17008383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23号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