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我34岁,先生36岁。我们结婚8年,先生对性•生•活一直不是很热情。开始我还觉得遗憾,后来也就习惯了。这两年,我们的性•生•活频率更低了,最近的两次还都不胜利。现在,我们快半年没有性•生•活了,没有性•生•活的日子,似乎对我也没有很大的伤害。我仍然很爱丈夫,也不觉得生活有多大遗憾,有没有可能是我的状态也很不对头了?
丈夫:最近两次性•生•活都因我的疲软而失败,我怕再遭遇失败,一直回避。我是心有愧疚的,可妻子并没有因此有怨言。我不知道是繁忙的工作和照看孩子的劳累,使她也丧失了性欲,还是她顾及我的面子刻意抑制。我想知道,有多少夫妻处于无性婚姻状态。如果不求医、不改变现状,这样的婚姻能长远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性婚姻”家庭。对“无性婚姻”,眼前尚无同一的定义。一般以为夫妻双方没有身体健康方面的起因,或者不是由于两地分居,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有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个月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人超过1/4,最近一年里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占6。2%。可见“无性婚姻”还是非常多见的。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由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欲无能力”,另一类则是“有能力却无欲”。前者一般是夫妻一方或双方有性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疾病;后者通常是由于压力或某些心理起因引发性欲减退、消失或根本没有了性的意识。
在“无性夫妻”中,由于我国女士的蕴藉以及社会观念等原由,对丈夫往往不会有过多的指责。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则非常自责和痛苦,甚至忍受丈夫在外寻花问柳。对男性来说,性的需求程度往往高于女士,除非是自己的原由导致的,否则常会现象出无奈和不满,这往往也是引发婚外恋发生的直接原由。
一般有器质性问题的夫妻,往往婚后不久便会到医院就诊。而那些心理性ed(勃起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病人,就诊率不超过五分之一。主要原由还在于我国老百姓对性的态度上,以为性出了问题不是病,所以不需要就诊。
夫妻间性•生•活发生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去改变这一状况。没有性•生•活并不会在夫妻间产生“显而易见”的问题,但会引发交流减少、间隔疏远,而一方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会成为争吵甚至离婚的导火索。因此,如果发生了“无性”状态,就要积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从“无性”的原由入手,明确是何引发了“无性”,主要问题出在哪儿一方?是器质性问题还是心理起因导致的?是否对性的态度和观念不正确?还要注意一方是否有的倾向。根据最后得出的结论,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诊断。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9347.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681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