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网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无性婚姻 > 正文

期待她能走出孤独

作者:无性婚姻网更新日期:2013年2月25日
期待她能走出孤独

一个完全没有性欲的人,会有怎样的生活?

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全世界约有1%的人口过着无性•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对性产生过兴趣,将来也很可能不会。

他们往往被主流社会忽略,却也有自己的美丽与忧愁。

公众缺乏了解

安妮特47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她说:“因为我善于照顾自己,而且没有丈夫和孩子的烦恼。”

她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城市市郊,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我目睹了太多离婚案件,这个地方充斥着丑陋的事情。”

旧金山人戴维·杰伊2001年建立“无性关注和教育”网站,目前已吸引5万多名会员。他说,“无性”不是对性的压抑,它是一种独身状态,只是没有性•生•活。他坦承,自己在青春期里从来没有性冲动。

“当我跟父母说到自己的无性•生•活时,他们立即劝我释放自己,”杰伊说,“我想,他们大概很难想象,其实我觉得无性•生•活很幸福。”

24岁来自西部乡村的内思自称是一个“泛浪漫主义的无性人”。自青少年时期她就知道自己没有性欲,但直到最近才知道有一个专门术语——“无性”。她也喜欢用“性别模糊”来形容自己:无法界定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公众对“无性”缺乏了解,给无性人群带来困扰。安妮特一直单身,她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可周围人却对她侧目相看。

比如,当地教会组织的朋友曾祈祷,求上帝赐给安妮特一个丈夫,她的亲戚显然对安妮特的长期单身生活十分不解,于是偷偷为她在婚介所报了名。多年之后,她还经常收到婚介所发来的资讯。

苏齐·金是英国交友网站“柏拉图伴侣”的创始人和心理咨询师。她说,她的病人经常抱怨,咨询界对无性人缺少关注和了解。“心理咨询界总是希望‘治疗’无性人,让他们变得有性冲动。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无性人真正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孤独大概是无性人群最普遍的负面情绪,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更是如此。金因为一个试图自杀的病人才建立“柏拉图伴侣”网站。那人极度孤独,觉得未来没有人会愿意与自己发展一段无性恋情。后来,金为他介绍了一个同样不希望有性•生•活的女性,才让他走出心灵困扰。

布里尼说:“有一阵子,我非常担心,自己永远不会有一个家庭,那该怎么办?我的理想生活是:和好朋友生活在同一建筑物里,过着社区式生活。可是朋友们渐渐长大,分别有了各自恋情,这样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我只愿意和朋友进行柏拉图式的情感交流。”

“柏拉图伴侣”网站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能因为你不想要性•生•活或不能有性•生•活而孤独一生。

渴望社会宽容

英国华威大学学者马克·卡里根认为,无性•生•活的凸显是对战后消费主义、性解放和嗑药文化的反应。“我接触的大多数无性人反映,父母一代很难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反倒是祖父母一代更容易接受。”

“我怀疑,只有当性成为公众话题、被广泛议论、不再隐形时,缺少性吸引才会变成一个问题,”卡里根说,“当性还属于隐私时,‘无性’这个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无性人也不必找一个词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苏齐·金同意卡里根的观点。她说:“任何违反某种标准和规范并且威胁现状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取笑和取缔。无性人群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反应,正说明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么缺乏教养、思维狭隘,对性是多么不开放。”

来自苏格兰的21岁姑娘罗拉青少年时期就知道自己没有性欲。“上学时,其他女孩13岁就开始谈论性冲动,而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在她现在工作的酒吧里,她经常成为顾客谈资。“我几次向他们解释我不想要性•生•活,但他们只是说:‘嘿,那是因为你还没跟我干过,亲爱的。’最后,我只能闭嘴,这样更容易一些。”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9624.html

无性婚姻网--专业的无性婚姻交友平台,wx920帮助您实现家的梦想!真诚互助,无性婚姻,同样精彩!

联系我们: 客服QQ:客服QQ 热线电话: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758 second(s), 3 querie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