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前列腺炎
高危时段:从青壮年开始,前列腺炎是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30~40岁的男人有一半遭受前列腺炎的侵扰。
罪魁祸首:细菌。很多细菌会潜伏在前列腺附近,一旦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它就会通过血液、淋巴或者直接沿着尿道蔓延进入前列腺胡作非为。
危害:前列腺不但将尿道紧紧包裹在身体中间,还控制着精子进入尿道的唯一入口,所以一旦发炎就会影响两者的排放功能。
no.2前列腺增生
高危时段:50岁以上的男性有一半会出现前列腺增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数会更多。
罪魁祸首:年龄导致内分泌紊乱。
危害:增生部位包裹着尿道,所以对排尿的功能影响最大,这时候男人对一泻千里的期望会进入他的愿望排行榜前列。
no.3前列腺结石
高危时段:40岁以上
罪魁祸首:慢性前列腺炎导致的尿液沉积。
危害,加重前列腺炎和尿道感染,给他带来的烦恼不断。
no.4前列腺癌
高危时段:50岁以上
罪魁祸首:除年龄外,其他因素包括人种(黑人最高发、白人次之、黄种人最低)、雄性激素刺激、遗传、接触的化学物质和饮食等。
危害:毋庸赘言
保护他的“栗子”
1安排体检。前列腺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不能因为没有症状就忽视体检。40岁以后的男性,每年需要进行一次前列腺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前列腺b超。
2给他增加植物的力量。据研究发现,吃蔬菜最多的人发生前列腺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少11%,有些植物具有保护前列腺健康的作用。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保护正常细胞,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节激素状态。番茄抗前列腺癌的作用已被研究所证实,每周吃2~4次番茄的人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要降低26%。
苹果可以补充身体的锌,这种元素是前列腺自备杀菌剂的主要成分。
绿茶、迷失香、姜、罗勒中含有一种可以杀死前列腺癌细胞的物质。
3每天热水坐浴,我们喜欢spa,前列腺也一样。大多数前列腺疾病的根本因素都是前列腺的血液不畅,而一次舒适的spa可以让前列腺的负担一扫而空。每天用温水坐浴20分钟,就是在为前列腺做spa。
4踮脚排尿。从中医养生角度讲,稍用力踮脚排尿的方式可以强肾,对前列腺有特别的保养作用,可以排尿更顺畅,让已经出现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的人重尝一泻千里的欢畅感觉。
5排尿后挤一下。男人习惯排尿后抖一抖,其实不防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部位挤一下。这个习惯可以将残尿排空,对前列腺的健康特别有益。
6把厕所当书房。很多男人唯一可以静心阅读的地方就是厕所,但这种习惯无疑于把前列腺置于危险之中。久坐马桶使排便时间延长,下腹部和盆腔淤血,粪便压迫会造成前列腺血运受阻。
7穿一双温暖的袜子。足部的温暖与否关系到肾的健康。男人肾不好最先反映在前列腺上。一双温暖的袜子可以保证前列腺的各种管道流通顺畅。
“罪犯”不是一天变成的,有6种习惯助纣为虐
1酷爱红肉。前列腺的血液特别丰富,有四条血管为它输送营养。但只有一条血管将它的代谢废物运走,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血液粘稠会将这种运输的难度增加。
2办公室空调开到足。前列腺喜热,怕冷。如果在过于凉快的环境中时间过长,就会使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变慢、免疫力下降,给可能的炎症以可乘之机。而且低温还会抑制前列腺控制的两种排泻功能,造成腺管堵车。
3久坐。前列腺的特色是不能承受男人之重。男人端坐时,身体的重心自然落于前列腺的位置,坐的时间久了,脆弱的前列腺承受了过多的压力,会导致血流不畅。
4忙碌“飞人”经常倒时差。日本一项历时十年的调查显示,经常倒换睡觉习惯的男性换前列腺癌的几率是睡眠规律男性的3.5倍。这是因为每一次倒换睡觉时间对生物钟都是一种侵扰。
5吸烟无度。根据调查,吸烟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2倍。烟草中含有各种化合物多达12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均对人体有害,吸烟越多前列腺受危害越大。
6嗜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不是前列腺疾病的直接原因,但酒类、辣椒等食品对前列腺和尿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短暂的会阴不舒服,还可引起血管扩张促使前列腺和膀胱颈充血、水肿,造成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
前列腺警告的2种信号
1滴白:早晨起来、小便结束后或排大便。在尿道口排出一两滴白色物称滴白。虽然并不会感到痛苦,却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危险信号。
2性欲亢进:如果他的热情突然增加,那么不是他使用了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春药”,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前列腺变得肥大给了睾丸异常的刺激造成的。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6876.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941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