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网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无性婚姻 > 正文

李银河再论“无性婚姻” “无性婚姻”又成焦点

作者:无性婚姻网更新日期:2006年8月03日
李银河再论“无性婚姻” “无性婚姻”又成焦点

《北京青年报》近日报道:12月10日,南京一家婚介所推出全国首家“无性婚姻”专门介绍点,65名失去性能力的男女勇敢前往应征。

南京《扬子晚报》10月报道:南京一女子许琴因无法忍受“无性婚姻”,将丈夫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婚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凤凰卫视早些时候综合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已婚或同居男女中,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数超过1/4,在最近一年内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超过6.2%。而由广东省性学权威朱嘉铭教授主持的调查发现,中国男人平均到37岁就只能保持每年一次的性能力,而中国女性则有23%性冷淡。

另有消息表明:日本经济发展最急速的时期,八成以上男性因常年加班和工作压力增加,出现大量“无性夫妻”,无奈的日本妻子们结成联盟走上街头,呼吁政府降低男人工作压力。

看到这一组组惊人的数据和事件,《鹰报》日前采访了中国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以及知名性学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性学会秘书长胡佩诚,请他们进行专家答疑。

走进“无性婚姻”

《鹰报》:怎样界定“无性婚姻”?

李银河:对于“无性婚姻”的界定,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说法,大多数主流的性社会学家认为,夫妇间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

《鹰报》:您认为出现婚姻无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银河:这个原因太多。笼统来说大概就是:对性知识和性艺术的缺乏、心理问题比如童年或过往受过性的创伤、来自经济社会的压力等等。

《鹰报》:对于中国进入“无性婚姻时代”的说法,您认同吗?

李银河: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客观地说,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使得性的问题看起来似乎越来越多,也使得“无性婚姻”呈现上升趋势,但实际上也许这些问题过去就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人们才敢大胆披露和面对,这只能说明社会在进步,人们对性的知识和走出“无性婚姻”的意识在逐步提高。

《鹰报》:最近,南京出现第一家“无性婚姻”介绍点,您怎么看这件事?

李银河:这没什么呀。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说明社会在进步,人们开始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鹰报》:应该怎样对待“无性婚姻”中的夫妻?李银河:首先当然要宽容。夫妻之间应该多交流,不要武断地凭自己的想象下结论。出现问题就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接受心理或医学上的治疗。当然每个人都有享受正常性•生•活的权利,如果因为无法治愈又没有深厚感情做基础,可以友好分手,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性”福。比如说“无性”一方就可以到你刚才说的婚介所去寻找另一半。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1567.html

无性婚姻网--专业的无性婚姻交友平台,wx920帮助您实现家的梦想!真诚互助,无性婚姻,同样精彩!

联系我们: 客服QQ:客服QQ 热线电话: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453 second(s), 3 querie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