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食,色,性也。这个很自然,也很平常,但是华夏民族比较含蓄,羞涩,讲求温文尔雅,不习惯把这样私密的事拿到公众场合讲,但是另一方面,人欲又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理”与“欲”孰重孰轻这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非常纠结,特别是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荒唐理论之后,中国社会一千年来,谈色色变,禁欲成为封建帝王束缚百姓的紧箍咒、禁欲成为封建王朝扼杀人性的杀手锏、禁欲成为统治者弘扬封建道德的主旋律。
食,色,性也,顺其自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走中庸之道,才是正确的。纵欲是罪恶,禁欲也不见得是高尚的道德,只是某些人的选择罢了!
告子曰:“食色,性也”,也就是说,“性”是人的生理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人和动物的本性是一样的,但人又是社会动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有家庭生活并讲伦理道德的动物;人是有精神生活并讲传承创新的动物;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会劳动创造的动物——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本质。所以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机结合的高级生物。所以,既不能片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把人与野兽等同;也不能片面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把人与神仙等同。
正确的观点是:
性是美好的、不是丑恶的——因此,不要把“性”看成淫秽、龌龊、肮脏的东西,这是封建卫道士的观点;
性是隐秘的、不是公开的——因此,不要把“性”当成公开、炫耀、展示的东西,这是野兽的本能,流氓的本性;
性是自愿的、不是强迫的——因此,不要用金钱、权力、权势绑架“性”,这是金钱、权力、权势对“性”的亵渎;
性是有德的、不是胡来的——因此,“性”,要依靠家庭伦理道德来规范、依靠社会公序良俗来调节、依靠国家法律制度来保障。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14684.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871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