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经人介绍,27岁的他跟18岁的她有了“那层意思”。相处了三个月,连手都没牵过的他们,打了结婚证。
那时,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日子里荆棘满布。如何应对?爱看电视的老人幽默地回了句:因为爱情。
“剩男”的烦恼
1955年夏天,小学毕业的武荣华放弃了被保送上中学的机会,回到插花老家。
那时,刘秉伦在当地合作社上班。当时,合作社需要一个会计,而在村里学历最高的武荣华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就这样,两人成了同事,但并不怎么说话。
什么时候才有了“那层意思”?刘秉伦笑了:“当时,我们‘剩男’喜欢待在一起,时不时聊聊处对象的事儿,毕竟那是我们最大的烦恼。”
一天,一个同事找到刘秉伦,说:“我跟武荣华同村,我感觉你俩挺合适的,我帮你问问?”刘秉伦默认了,在他的印象中,对方是一个直爽、敢说敢做的人,留着齐耳短发。他喜欢这样的姑娘。
当年秋天,两人以处对象的形式见了面,聊天话题多与“理想”、“要求”、“打算”有关。见了几次面后,刘秉伦提出:“我们阳历年结婚吧,你有没有意见?”
武荣华摇摇头,两人的婚事就定下来了。
荆棘满布的生活
1956年元月4日,拿着单位的证明信,刘秉伦一人去了当地民政局,打了结婚证。而此时,与刘秉伦仅一里地之隔的武荣华,从家里出发了。
没有嫁妆,没有仪式,武荣华穿着平时穿的旧衣裳,就像往常上班一样,步行到了刘秉伦的住处。
刘秉伦身体不好,患有胃溃疡多年。1966年,他被调到一个村子里去蹲点,由于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病情越来越严重。
当年八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刘秉伦胃痛加剧,回到家,刚躺上床,肚胀难忍,吐了许多血。
这吓坏了武荣华,她慌忙把丈夫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刘秉伦的病情稍有好转。一天,一位医生查房时告诉武荣华,要给病人补充营养,“喝老母鸡汤生血,比输血好。”趁刘秉伦熟睡时,武荣华悄悄出去,卖了两次血,给刘秉伦买来了葡萄糖和老母鸡。
很快,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刘秉伦出院了,可武荣华的身体却虚弱下来,落下了不少病根。刘秉伦带着妻子,四处求医,生活异常艰难,“三床棉被烂两床,一条单裤补了又补。”
回忆起那段日子,刘秉伦至今难忘。在回忆录里,他这样写道:“荣华无我,无以至今日;我无荣华,无以到老年。”
单纯,方能久远
相互扶持中,夫妇俩迎来了幸福的晚年。每天早晨,两位老人早早起床,手牵着手或胳膊挽着胳膊,一起下楼,到清颍公园散步。天气晴好的时候,两人就带着老年证,乘坐公交车,去生态园、去西湖……看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年纪大了,我们俩到哪都一块,相互搀扶着,以防栽倒。”刘秉伦说,自己和老伴相互依靠,谁也不能离开谁单独过日子。
老两口还有一个习惯——喜欢看电视,偶像剧、战争片、宫斗戏……就连相亲节目也不放过。看着电视里姑娘们的择偶标准,刘秉伦时常摇头。在他和武荣华的观念里,真正能携手到老的,是单纯的爱情,无关房子,无关车子。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11427.html
联系我们: 客服QQ: 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1054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