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网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无性婚姻 > 正文

无性族高调的发起了口号

作者:无性婚姻网更新日期:2013年7月13日
无性族高调的发起了口号

无性族宣扬无性•生•活,并非在性方面有缺陷,更不是性无能,就像选择双性恋或同志的人一样,是一种健康的性取向。有一大部分人过着非常积极充实的社会生活,他们也谈论爱情,并且认为他们与伴侣之间没有性的爱情是最坚不可摧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阿博特,在1999年发表了她的著作《独身史》。随后,她便收到无数人发来的信件向她指出,伴侣们过着无性的生活,不是他们不能,而是因为他们不想。这恐怕是人们首次接触无性•生•活这一概念。

为何有人选择无性•生•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男性以生理原因居多,女性以心理方面的障碍居多。一些人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么旺盛的性冲动;另一些人对性冲动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恰当,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他们产生不了吸引力,于是干脆选择了无性•生•活。有的是在幼女时遭受歹徒强暴而诱发性功能障碍,有的是丈夫花心屡教难改导致渴望无性婚姻,也有人称工作太忙太累无力顾及性•生•活。有的是出于对性解放和性革命鼓吹的放纵生活的反感,想回归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还有很多人是出于对性病和艾滋病的恐惧,既然很多人无法保证伴侣之外不再和他人发生性关系,既然无法保证对方是绝对安全的,那么他们索性选择放弃性。

无性婚姻中,有的配偶中有一方为精神病患者,或者是人格障碍患者,有的一方只是有幼稚、不成熟的人格。当不具备成熟人格的人进入婚姻中,他们对婚姻、家庭的责任问题、两性相处的艺术问题,都会觉得无从处理。

有的人是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通常有较强的自恋心理,不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的配偶也通常无法与他们相处。人格障碍者对性的态度是索取,而不是付出,他们通常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在这样的性•生•活中,正常的一方通常会感受到性•生•活是一种单纯地“做爱”,而不是一种两性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久而久之,正常的一方对这种纯粹的肉体交流会感到厌恶,进而出现性的冷淡。有的配偶中的一方性格比较幼稚,平时在生活中不注意照顾对方的感受,在个性上比较自我中心,从而造成对方心理上的积怨,表现在性•生•活上则失去兴趣。

无性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wx920.com/article-10028.html

无性婚姻网--专业的无性婚姻交友平台,wx920帮助您实现家的梦想!真诚互助,无性婚姻,同样精彩!

联系我们: 客服QQ:客服QQ 热线电话:热线电话 站长信箱:给站长发站内信

Copyright 2005 无性婚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8383号-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5号

无性婚姻网(www.wx920.com) 版权所有 Sitemap

Processed in 0.0902 second(s), 3 querie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