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选择应该被理解和宽容

文章分类:无性婚姻  发布时间:2013-01-05  阅读: 147
“无性”选择应该被理解和宽容

切莫轻言“无性”

对于陈薇的抗拒两性生活的心理,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心理专家张聪沛分析,陈薇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性冷淡”,很可能是在第一次性经历时产生了厌恶情绪,或是存在“性是丑陋的”认识误区,于是从心理上产生排斥性。很多人随着以后两性生活的不断适应,厌恶情绪会渐渐地得以改善。但是像陈薇这样只与一个男性发生性关系,又是以痛苦的感觉结束,从此便拒绝两性接触,这种意识被不断地强化后,就会由最初的反感到排斥,最终发展为停止性生活。张聪沛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这样的病例,这种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心理门诊治疗来解决的。如果陈薇通过征婚找到了也是一个因为心理原因而选择无性婚姻的人,那么如果他们情投意合,随着共同生活中感情的加深,他们可能会告别无性婚姻,而成为正常的夫妻。可是如果她选择的是因为外伤等原因造成的没有性能力的男子,那么她就将一生告别正常的两性接触。”专家建议陈薇和与她有相同问题的人相爱,都不要轻言“无性婚姻”,至少应该先做必要的治疗之后,再决定自己的选择方向。

“‘无性婚姻’与曾经被媒体热炒的‘同性婚姻’不同,至少它不存在现行法律上的争议,一男一女,别管是为了什么结婚,形势上是符合传统的婚姻模式的。对于选择‘无性婚姻’的人,在现在这种多元化社会中,应该被理解,也能够被理解。”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赵瑞政认为。

据了解,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疲劳频发,很多夫妻实际生活中都处于“无性”或是“少性”的状态。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3824位20岁到64岁的已婚或同居男女中,每月性生活不足一次者达到28.7%,在最近的一年里,连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占6.2%。而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两性生活,正是社会学家认定的“无性婚姻”的标准。而且越是大城市,“无性婚姻”现象越严重。赵瑞政认为,无论是那一种类型的“无性婚姻”,也无论这种婚姻到底会持续多久,无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个人喜好和隐私,虽然不是主流,但完全没有必要视其为“另类”,而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

推荐会员

  • 未婚 行政人事 8000~12000元 联系Ta

    北京小A

    41岁 160cm 北京
  • 未婚 工程师/技术员 5000~8000元 联系Ta

    你微笑时好美

    36岁 173cm 东莞东莞市
  • 离异 其他 5000~8000元 联系Ta

    清风

    40岁 176cm 连云港连云区
  • 离异 办公室职员 8000~12000元 联系Ta

    精耕

    50岁 176cm
  • 离异 企业中层管理 12000~20000元 联系Ta

    nzsky

    45岁 178cm 澳大利亚
  • 离异 教师 5000~8000元 联系Ta

    孤独的鱼9123

    39岁 158cm 重庆万州区
  • 未婚 工程师/技术员 8000~12000元 联系Ta

    luochluo

    29岁 170cm 深圳福田区
  • 离异 高层管理 20万元以上 联系Ta

    鑫悦诚福

    37岁 166cm 石家庄
  • 无性婚姻网 版权所有©2005 桂ICP备17008383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23号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